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团组  团组发展  2002-2010

2002年,同济大学范立础教授接任中国团组主席,制定了每四年一次进行中国团组成员(包括团组主席和秘书长、中国代表和副代表等)的换届工作,领导中国团组走上了规范、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49月,由范立础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项海帆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的IABSE年会和“大都市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学术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41个国家或地区的65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国内代表人数107名),被誉为我国学术地位最高、规模最大的结构工程类国际学术大会。20095月,中国团组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IABSE“当代大桥”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大桥”技术参观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上海卢浦大桥2008IABSE杰出结构奖揭牌仪式,与会代表先后参观了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大桥、舟山连岛工程以及南京、重庆、武汉等地的桥梁,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大桥的建设成就。

2002年到2010年的八年中,中国团组组织出席了8IABSE年会和10IABSE学术会议。在IABSE常务委员会大会方面,2005年的里斯本年会上,中国团组成功支持项海帆教授连任IABSE副主席,2009年的曼谷年会上,中国团组又成功推荐葛耀君教授当选为新的IABSE副主席;在IABSE工作委员会年会上,2005年的会议,孙利民和陈艾荣成功当选为第四和五工作委员会委员,2009年的会议,杨咏昕、曹映鸿和肖从真成功当选为第一、六和七工作委员会委员。组织参加的IABSE学术会议包括2002年墨尔本会议、2003年安特卫普会议、2004年上海会议、2005年新德里和里斯本会议、2006年布达佩斯会议、2007年魏玛会议、2008年赫尔辛基和芝加哥会议、2009年曼谷会议等。

八年中,中国团组一次又一次地推荐我国的专家学者和桥梁或结构工程项目竞选各种IABSE奖项。2005年,上海建工集团基础施工公司的秦宝华高级工程师获得了IABSE青年工程师奖(IABSE Prize);2008年,上海卢浦大桥获得了IABSE杰出结构奖(Outstanding Structural Award);同年,项海帆教授获得了IABSE基金会的“工程技术与教育奖”(Anton Tedesko Medal),25000瑞士法郎奖金用于资助了一名菲律宾青年工程师的技术进修;2010年,中国游泳馆“水立方”获得了2010IABSE杰出结构奖、苏通长江大桥获得了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