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BSE中国团组组织参加东京国际会议
发布人:夏烨  发布时间:2025-06-12   浏览次数:41

IABSE中国团组参加东京国际会议,积极展示青年工程师研究成果

2025522日,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东京会议(IABSE Symposium Tokyo 2025)暨第五届东亚青年工程师研讨会(The 5th IABSE Young Engineers Colloquium in East Asia)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绿色技术与结构:聚焦可持续发展策略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echnologies and Structures: Focusing on Sustainable Approaches)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桥梁与结构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工程师汇聚东京,共同探讨工程结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创新的未来路径。

IABSE 研讨会大合影

本次会议期间,IABSE 中国团组积极组织并参与各项学术交流活动。代表团由 IABSE 前主席葛耀君教授与现任副主席孙利民教授领衔,成员来自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时包括同济设计院、上海建科院等工程实践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议期间,中国团组系统展示了我国在桥梁与结构工程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深入参与专题讨论与技术交流,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程科技人才的专业能力与良好风貌。

在东亚青年工程师研讨会中,中国团组积极参与多个学术交流与竞赛环节。由同济大学陈林副教授带领的4位硕士研究生团队在桥梁设计竞赛中展现出扎实的结构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思维;超过30位来自中国团组的青年学者进行了学术汇报,涵盖桥梁结构设计、结构优化、材料创新等多个研究方向。其中,来自同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魏晨希以论文《A Physical-Based Damage Localization Method Using Acceleration Transfer Matrices》荣获优秀技术论文奖Commendation Technical Paper Presentation),彰显了中国青年科研力量的国际竞争力。

人行桥设计方案

魏晨希同学获奖

在随后召开的IABSE东京国际会议中,中国团组积极参与会议学术活动,内容涵盖结构可持续性、智能分析、绿色建造等多个热点议题,积极与来自全球的学者展开学术对话与合作交流。博士研究生罗岚炘凭借论文《Hybrid Physics Data-driven Modeling for Structural Nonlinear Boundary Condition Identification》,荣获杰出青年工程师奖Outstanding Young Engineer Contribution Award),再次展现出中国青年工程师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罗岚炘同学获奖

此外,来自中国团组的同济大学徐栋教授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题为《Towards Intelligent Cracking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Concrete Bridges Based on Three-Layer Stress Indicator System》,聚焦混凝土桥梁的智能裂缝分析与设计理念,获得与会专家高度关注与广泛好评。

徐栋教授主旨汇报现场

此次IABSE会议不仅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国际交流平台,更彰显了中国团组在推动桥梁与结构工程国际合作、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与持续投入。中国青年工程师在会议中的优异表现,也展示了中国在新一代科研人才培养与原创技术输出方面的战略成果。

展望未来,IABSE中国团组将继续秉持开放协同、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与工程企业更广泛参与全球学术治理与标准制定,增强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为全球桥梁结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注:本项目获得同济大学研究生院(部分)资助